2025年1月20日,山东大学(威海)“碳索未来” 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善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围绕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技术在环氧树脂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、面临挑战及发展前景展开深度调研,为推动 CCUS 技术在化工行业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与思路。
在安徽省善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团队访问了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员。在走访中㊣了解㊣到,安徽省善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业化环氧树脂生产企业,高度关注碳排放管理,企业全年300天的生产周期内每天同步开展自行监测,监测点涵盖废水总排等关键环节。并且在碳减排方面,公司重✅点聚焦废水处理、废气处理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等环保技术应用,积极㊣探索其在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可能性,将相关技术纳入未来规划,为进一步降低碳排放㊣寻求新路径。
从环氧树脂行业整体来看,CCUS 技术应用前景极为广阔。在国外,已有化工企业成功将CCUS技术应用于环氧树脂生产,通过捕集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酯类化学品,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,降低碳㊣排放的同时获取可观经济效益。国内虽处于起步阶段,但部分环氧树脂企业已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试验研究,并取得一定成果,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。
当然,CCUS技术在化工行业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诸多障碍。成本方面,捕集环节成本高昂,通常占项目总成本的 60%-80%,多数 CCUS 项目目前难以盈利,随着封存需求增加,盈利难度进一步加大;政策层面,缺乏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和实质性激励政策,如税收减免、优惠贷款等;技术层面,CO₂的活化转化等关键技术难题仍有待突破,可实现商业应用或工业示范的技术较少。
目前,企业期望政府在政策和市场层面给予多方位支持,如出台财税激励措施,包括税收抵免、补贴等,降低 CC㊣US 项目投资和运营成本,将 CCUS 项目纳入碳交易市场,制定合理减排定价机制聚氨酯助剂支撑市场,通过碳交易收入弥补部分成本;投资建设 CCUS 相关基础设施,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提供优惠贷款和多元融资渠道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企业深知在 “双碳” 目标背景下,化工企业推广CCUS技术既是责任也是机遇,推广该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自身碳排放,降低环境影响树脂图片,履行社会责任,还能借助政府支持政策,开拓新市场领域,增加收入来㊣源,树立良好品牌形象,吸引更多投资与合作。
本㊣次调研,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安徽省善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CCUS领域的发展现状、阻力障碍及市场需求,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。 “碳索未来”团队将基于调研成果,进一步研究CCUS技术在环氧树脂行业的产业化路径,探索政㊣策扶持、市场激励与技术创新协同模式,为推动 CCUS 技术在化工行业的广泛应用和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贡献青春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